通关速度再压缩,合规成本降10%
记者从上海海关了解到,此次机构改革后,海关职责更宽广,队伍更壮大,海关事业将进入崭新发展阶段。
国门安全监管上,在原有安全准入(出)、税收征管风险防控基础上,海关将增加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商品检验、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等职责;在促进贸易便利化方面,通过优化作业流程,减少非必要的作业环节和手续,有望实现上海口岸通关效率更高、通关成本更低。就在4月19日市口岸办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上海海关副关长谭武表示,在去年完成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推动口岸通关提速降本,“再压缩通关准备、货物提离时间三分之一,年底前压缩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10%以上”。
数据显示,去年上海关区通关时间为18.77小时,较2016年缩短36.29%;出口通关时间为1.32小时,缩短34.98%。
期待信用评级也能“同进一家门”
记者从上海海关了解到,目前,上海口岸旅检监管、通关作业申报查验放行、运输工具登临检查、辐射探测、邮件监管、快件监管、报关报检企业资质注册以及对外“一个窗口”办理等7个业务领域已完成优化整合,实现“一口对外、一次办理”,且已经完成业务单证及印章的的统一替换。
记者发现,这一系列作业流程的再整合,也在不断抬高企业的新期待。据记者了解,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原先各有一套信用评级体系。譬如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在海关申报环节中基本可享受“秒放”待遇;检验检疫部门同样对企业设置了信用评级,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执行不同的查验及抽批抽样比例。今天,同样在上海航运交易所现场的华晨宝马进出口部高级经理崔文杰告诉记者,他十分关注“关检合一”后的信用体系建设。